现代雕塑的表现和创新语汇

首页    新闻    现代雕塑的表现和创新语汇

        在中国当代雕塑艺术创作实践中,雕塑家吸收西方具象写实雕塑极度逼真的艺术表现手法和艺术语汇的同时,又继承了中国古代传统雕塑艺术中对于艺术形象的神采和意蕴的追求,有意的突出或夸张使得形象更为鲜明。艺术家所展现的形象是经过对事物形象的长期感悟后,超越客观真实形象之上并经过内心对生命意念的升华而产生的主观形象。

        从李象群教授的作品中我们能够感受到来自西方严谨具象造型之外的浓郁的中国民族意象气韵在其作品中的延续,如他的作品《掷铁饼者》,并没有像古希腊雕塑家米隆的《掷铁饼者》般对人物运动状态下的形态结构和肌肉变化进行详尽刻画,而是以一种更加突出整体的东方意象造型理念来表现这一运动瞬问,作品中的人物正手执铁饼欲旋转身体掷出铁饼,作者对于这一运动瞬间的表现,与中国汉代雕塑《马踏飞燕》中踏燕欲腾空而起的奔马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使得人物形象更加传神并富有韵律。他的《春天的微笑》,作品中人物的表情非常含蓄,眼部虚空意象的表现特征并没有细致的刻画人物的眼神,但通过上扬的嘴角毫无保留的传递了人物内心的喜悦之情,情之所至,心之所向,恰到好处的表现了作者所要表现的超越客观形象之上的情感体验,极大的增加了作品的空灵感,从而丰富了中国意象造型的新语言。在他的作品中沿用了中国造型的整体感又融合了西方具象元素,有种眼前一亮的感觉,他对具象雕塑的解读为当今美院教学提供了新的方向,给中国传统雕塑延续与发展给予有力的指导。

设计知识资源网
         在西安茂陵霍去病陵墓石雕前,我被那时的工匠对形体的理解和概括以及对形体高度的表现,所产生的无限意蕴所折服。“意”是与心灵相呼应的超越“象”和”“言”的意义形态。在当代,新思潮不断涌起,“意”能否抛开当前某些造作之感,呈现出一种完美和谐的境界,来继承优秀的传统艺术,感动自我与世人,为当代中国雕塑事业发展的助力。中国意象美学是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古代的辞,诗歌,音乐甚至武术,医药中,渗透在中国人的骨子里。他是富有诗性的、神性的,具有道家的空灵深邃,儒家的智慧与中和,所以说雕塑的“象”“言”“意”即“象”到“言”“言”到“意”的过程并不是简单的逻辑过程,也不是纯粹的逻辑推理,他是一个具有东方特色的意象化的审美过程。汉代霍去病墓前石雕是相原石,透过观察石材的大体形状找出相似百物,然后把物象表达于思维进行整合联想,达到形神兼顾,整个过程是物我相对,物我合一的过程,理之即明,“得意而忘象”是一种很高的隐性的境界。在我创作的作品《风雪关东路》时,首先想到“象”是人,从小生活在北方,知道环境的恶劣,再加上对文学作品的体会,风雪寒冬的恶劣天气,使我感觉到如果用完全写实的语言,其表现力会大大折扣,古话讲“大象无形”、“大声希音”所以在形象的处理上以意象为主,这模糊的形象代表的不是某一个人物,而是一个的不屈的灵魂,表达的是人类普遍的情感,这也正是当代具象雕塑以形式表达意象的重要特征,意象的语言运用可以说是我在研究生学习期间最宝贵的收获。“象”并不能代表“意”之本身,这并不能说明“意”就无从理解与体会,人们可以从“意外之意”、“象外之意”体会这一微妙的过程进而体会有限的体量,无限的量感的意蕴。象与意,有形和无形的统一。

        通过“意以尽色”的解读我们这么认为对写实训练重要要的,但是又要记住,不要“得意忘象”王弼在《周易几例·明象》这样写到:“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日寻向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若 ”意象,并不是雕塑中无意识的蛮干,而是自然事物在内心深处的影子。《庄子· 秋水》中写到:“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言之所以能论,意之所不能察致者,不期精粗焉,追求内蕴。”在雕塑创作中,“不到之到”是创作者本人的情感意识与物体表现的综合体,如雕塑家吴为山雕塑作品《老子》,采用中空的塑造并没有把老子都是实在的塑造出来,“不到之到”“没有之有”却使观者体会到老子哲学中无为的理念,我们深信具象雕塑在中国的民族化的演变进化前景是广阔的。

        在北京798的展厅里和一些画册上我们能够看到有些雕塑是由一些油画家创作出来的,其作品和他的绘画如出一辙,比如我们看到周春芽的《绿狗系列》,还有方立均的《光头系列》,一开始有些转不过弯,后来一想到贾克梅弟,还有立体派的毕加索《这就是美国》,就马上明白啦,绘画语言完全可以用在雕塑上而且还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有机形和随意涂抹非描绘性色彩的雕塑,在这里绘画和雕塑边界模糊了,雕塑家可以利用彩色玻璃、纤维材料塑造人物形象。如:殷小烽教授《互动系列》用金属材料焊接出来的的雕塑,那充满无限生机的金属分割造型与其在速写中表现出来的感觉的一致性,令人拍案叫绝,它表现出一种鲜活的的极富有生命力的感觉,能在灯光的映照下与建筑相映生辉的写实特征。当代雕塑随找科技的发展和观念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材料都可以用来制作雕塑表达个人的观点,阐述个人对事物的看法和理解,由于材料形体或表面肌理的不确定性即大多数材料是自然形体或者是工业机械废旧品,这就给创作作品在视觉传达上带来了极大的意象性感受。

         展望中国近代百年雕塑历史,第一、二代元老雕塑家已经掌握并具备了扎实的具象写实能力,也为我们探索了一定的具有东方意象的艺术符号。相信当代中国第三、第四代雕塑家在前辈的肩膀上更加务实,努力探索民族传统语言和开拓创新。很高兴我们已经看到了很多艺术家在这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著名里论家贡布里希说过:“只有那些埋头工作,不为利好,不求轰动,按照自己信念创作的艺术家才是未来的希望”中国当代雕塑教学与创作水平的提高还须依靠理论尤其基础理论的提高,当务之急是要在传统雕塑当中与其他文化艺术形式中找到当代文化基因,最大程度地回归中国东方特色雕塑语言的本体,给民族雕塑艺术伫立于世界雕塑艺术之林做好扎实的理论铺垫和支持。转章转载请注明:曲阳中泰园林雕塑有限公司http://www.lsdk.com.cn/

1192264554338

2018年11月23日 16:37
浏览量:0
收藏